2020年最后一天,大家估计都把注意力放在元旦休假上了。
但是市场在周四,罕见的出现了,所有核心指数共振向上的现象。
2020年7月指数见顶后,市场曾经有两三次新高的假动作
下图深成指
最具迷惑性的应该是11月份那次,那一次,深成指和中小板新高了,创业板和上证指数远离新高。
但是11月的假动作中,有一个现象还是为各大指数共振往上,留下了一点征兆
那就是核心指数沪深300在11月冲高回落后,保持强势横盘,很快继续新高,上证50也是如此。
指数的共振向上,让大家都非常关注。这一次,是上证,深成指,中小板,沪深300,上证50等几个传统重要指数一起共振新高。
但是有一点,是和以往的指数行情差异巨大的,那就是中证1000指数距离新高还差10%以上。
这更多的是一次核心蓝筹局部行情。
有一个数据可以分享一下,保持上升趋势的个股,在7月超过3000只,而现在,可能不到800只。
从流动性的角度看,元旦后边缘宽松,加上机构新建仓需要。另外指数新高后,趋势惯性也在。所以市场可能向好概率较大。
分歧在于板块。
市场新出现了大金融这个板块,这也是之前周三猜测指数突破可能会发生的变化。大金融如果要持续,市场成交量务必要上万亿。
而军工,新能源,医药服务等行业,可能是扮演赚钱效应板块的角色。
周四盘中,出了全民免费疫苗的消息,旅游,影视,航空可能都会逐步回暖。
—————
周末,特斯拉modely降价十几万的消息刷屏了,有媒体报道,这个降价后,直接订了十万量。
十万量是个什么概念呢,今年全年全世界也就是一两百万辆。
有人说这主要是对传统燃油车构成竞争,对电动车市场是鲶鱼效应的作用。我感觉,鲶鱼效应是毫无疑问的,但是到后面,整车竞争惨烈也是不可避免的,
这个降价的过程中,我感觉最爽的是锂电池产业链这些卖铲子的公司,无论你们怎么pk。反正最终结果,都是吸引更多消费者进来买电动车。
另外降价的一个影响,可能是加速电动车零部件国产化,因为只有中国才有全世界最低的制造成本。
————
最后有一个小的提醒,那就是1月份开始,上市公司年报业绩预告,已经进入密集披露期,那些四季度业绩非常好的行业,或者三季度业绩出现了低点,后面不该改善的行业,可能会引来一个引爆的契机。
新的一年开始了。大家都在猜今年如何,
我的感觉还是,板块分化会很大。顺周期表现占优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期权记的原创文章,遵循CC 4.0 BY-SA版权协议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。